| 百家争鸣| 百科知识| 对外交流| 健康常识| 教师培训| 教研工作| 教育新闻| 竞赛获奖| 考试信息| 历史知识| 新课改| 英语之角| |
当前位置:昆明第一中学教务工作网>>首页 >>历史知识 >> 正文 | |
唯一与中国有交战的非洲国家军队被我们打醒了!
铁血军事论坛 2010年5月11日
点击: 4027 提起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,人们总会先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表现,而忽视了这场惨烈战斗的另一个“主角”----“联合国军”。在“联合国军”当中,有一支来自万里之外的非洲部队----埃塞俄比亚营。由于受到美国的蛊惑,埃塞俄比亚走上了歧途,派军队参加了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,结果在上甘岭战役中死伤过半,教训惨痛。
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,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国。从16世纪开始,这个古老的非洲国家先后遭到葡萄牙、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入侵。1936年5月,意大利军队攻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,埃塞俄比亚沦为意大利的殖民地,埃塞皇帝海尔·塞拉西被迫流亡国外。1941年,在英国的帮助下,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击败了意大利侵略者,使国家重获独立,塞拉西皇帝回国再次执掌大权。经过这一次磨难,塞拉西在政治上彻底倒向美英等国。
美国还派出军事顾问小组,负责训练埃塞军队。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,埃塞俄比亚很快建立了一支很有规模的军队,其实力在东非乃至整个非洲都屈指可数。军事实力的增强让塞拉西的野心迅速膨胀,他觉得埃塞俄比亚已经有资本在世界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,帮助美国“维持全球秩序”。 埃塞军队“胜利大进军”之梦破碎在上甘岭 朝鲜战争爆发后,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,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,决定派遣“联合国军”支援韩国与朝鲜作战。 当美国筹建“联合国军”的消息传到埃塞俄比亚时,对美国感恩戴德的塞拉西皇帝立刻决定参加“联合国军”。当时,埃塞国内舆论也是求战呼声日高,大部分军方人士听信了美国的教唆,认为远在东方的朝鲜,即使有苏联和中国的支持,也不足以抵御“联合国军”的坦克和大炮。如果战争进展顺利,可以在当年就解决问题回家过圣诞节。更有很多埃塞军官把这场战争看成是一次“惬意的东方之旅”,是一次“胜利大进军”。埃塞部分舆论高呼:“埃塞俄比亚军事实力有多强,回来后就知道了!”不久,塞拉西就宣布派遣一个步兵营参加战斗。 上甘岭成为埃塞人的经验之镜,塞拉西皇帝决定对华友好 惨重的损失使埃塞俄比亚政府开始正视国际形势,总结经验教训。当军队从朝鲜回国后,整个埃塞俄比亚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,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认为,中国和埃塞俄比亚,一个是亚洲国家,一个是非洲国家,历史上本无冤仇,而且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,中国还曾给予埃塞人极大的支援,因此参加“联合国军”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。塞拉西皇帝带头做了检讨,认为自己的行动过于草率,未能了解并认真分析形势,对自己听信美国的教唆而误上“贼船”后悔不已。 塞拉西的外交政策随后发生大改变,坚决地站在了第三世界阵营中,并开始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。在此后的日子里,塞拉西一直希望能够亲自到中国,亲身感受和认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,寻求建立真正的友谊。1971年,塞拉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,来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。周恩来总理和塞拉西举行了会谈,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定,双边关系一直友好至今。时至今日,一些埃塞俄比亚人回忆起50多年前的上甘岭战役,仍为自己国家的错误选择感到后悔。但同时在他们眼中,上甘岭也是一面镜子,它让埃塞人认清了世界的形势,看到了一个强大东方民族的重新崛起 |
|
【免责声明】
本网站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。
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