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高考还有69
首页| 历史上的今天| 留言板| 教务处近期通知|
登录
| 百家争鸣| 百科知识| 对外交流| 健康常识| 教师培训| 教研工作| 教育新闻| 竞赛获奖| 考试信息| 历史知识| 新课改| 英语之角|
当前位置:昆明第一中学教务工作网>>首页 >>教育新闻 >> 正文
毛开云:“作弊入刑”还作弊须露头就打
互联网2015年12月31日
点击: 3886

12月27日晚间,教育部公开表示,收到刚刚结束的考研考试有泄题的举报,已经报请公安机关调查,将严厉打击国家教育考试刑事犯罪。(12月28日澎湃新闻)

今年考研被称“史上最严”,之所以说是“史上最严”,关键就是“作弊入刑”。11月1日起施行的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 组织作弊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而根据教育部的规定,今年考研特别加大作弊的处罚力度。新颁布的2016年考研六大政策其中 之一,就是根据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,首次明确组织作弊、提供作弊器材、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、代考替考等4类行为,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。

既然是“史上最严”考研,按理说就不太应该出现考试作弊的情况。然而,从媒体接到的不同来信爆料称,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初试出现漏题的迹象。如果网友的所有爆料都属实,说明“史上最严”考研确实存在严重问题。

网友爆料的情况到底如何,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。既然教育部门已经接到举报,已经报请公安机关调查,公众不妨耐心等待。但是,此事确实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。

考研是非常正规的考试,每道程序、每个环节都应做到密不透风、万无一失。而且恰逢“作弊入刑”,恰逢教育部拿考研做“当头炮”,没想到依然出现涉嫌作 弊的情况。在“作弊入刑”刚刚实施、教育部正在考研“试点”的现实语境下,竟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,实在令人匪夷所思、浮想联翩。

无论考研还是高考等各种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,必须把公平公正放在第一位,必须杜绝各种作弊行为,否则,考试的公平公正无从谈起,考试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。不管这次网友爆料的情况是否属实,都给了“作弊入刑”一个“下马威”。

正因如此,对“作弊入刑”的作弊,必须露头就打、狠狠地打,从重从快、越快越好。“作弊入刑”后还作弊,这是顶风作案,必须掐尖;否则,“作弊入刑”只会沦为“纸老虎”“稻草人”。

关闭

【免责声明】
本网站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。
COPYRIGHT © 2009-2023 昆明第一中学教务处
设计与维护   昆明第一中学教务处  Version 1.5.0
电话(Tel):0871-65320954
生成页面用时 47 毫秒
滇ICP备09011112号 滇教备0909001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191号 360检测平台 管理员信箱:431187183@qq.com